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積玉口鎮推進“清潔家園”行動見聞
仲春時節,沿著積玉口鎮“四好農村路”蜿蜒前行,一幅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圖景躍然眼前。遠處借糧湖煙波浩渺,近處白墻黛瓦錯落有致,潔凈如洗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戶戶。積玉口,這座江漢平原小鎮,正通過“清潔家園”行動,實現了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的美麗蝶變。
環境整治繪就同心圓
“這邊拆的時候注意一點,不要讓碎石砸到了。”3月18日,在直屬村1組危房拆除現場,該村黨支部書記周中豐邊在現場指揮,邊叮囑群眾注意安全。
自“清潔家園”行動開展以來,各村居紛紛開展環境衛生大比拼,村民自發拆除亂搭違建、清理溝渠、打掃衛生,連70多歲的張奶奶都堅持將垃圾分類投放至收集點。
“現在道路上都干干凈凈,家家戶戶院子寬敞明亮,生活在這里很幸福。”聊起如今村子的環境面貌,直屬村村民陳安春一臉自豪和驕傲:“最讓我滿意的是村里的道路亮化美化后,不僅看著舒服,連帶著鄰里關系都更和睦了,大家一起愛護環境,互相幫忙,像個和諧美好的大家庭。”
在罐頭尖社區,一群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手拿掃帚、鐵鏟,在道路兩側、房前屋后、排水溝渠等處清理垃圾,還進區入戶向廣大居民宣傳環保常識,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中來,增強大家的環境衛生意識。
“環境整治不是干部獨唱戲,要讓群眾當主唱。”罐頭尖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應強指著“門前三包”責任牌介紹。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整治房前屋后衛生,引導居民共同參與,不斷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實現了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干部群眾齊動手、眾人事情大家辦”的轉變。同時,通過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情,營造了家家比干凈、人人爭優秀的良好氛圍。
生態網絡織就新圖景
每天晚飯過后,罐頭尖社區居民彭學梅都會和家人一起到上西荊河濱河公園散步。公園內,鮮花競相綻放,五彩斑斕的花海與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彭學梅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鍛煉身體,甚是愜意。“以前河里雜草叢生,垃圾隨意傾倒,現在垃圾分類放置,并由專人負責清運。垃圾亂丟亂扔的現象沒有了,村民們都自覺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去了。”彭學梅說。
環境整治非一日之功,長效管護才是關鍵。積玉口鎮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扎實做好42條市鎮村三級河湖的環境巡查整治工作,重點清理水面及岸邊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鎮、村兩級河湖長實地查看河岸、河道、河面情況,調配機械、上足人員,對溝渠垃圾、漂浮物、雜草等進行清理打撈,對零散垃圾進行拾撿,累計發現并解決路域環境問題400余個,清理河渠40余公里、水生生物近4萬平方米,河道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實。”該鎮經濟發展辦干事鄒其達介紹。該鎮將民生實事與“清潔家園”行動深度融合:新增的1100個停車位如珍珠點綴集鎮,提檔升級的公廁清爽衛生,智慧化供水管網服務千家萬戶。在借糧湖畔,新落成的漁耕文化園與百年古樹相映成趣,成為研學游熱門打卡地。
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積玉口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市非遺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宋成美正指導居民創作“清潔家園”主題作品,不遠處廣場舞隊伍踩著《龍船調》的韻律翩然起舞。
“這里不僅是健身場所,更是鄉情凝結點,居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新的聯系,分享生活點滴。”該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員王梅介紹。
為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該鎮整合鎮、村文化資源,定期舉辦廣場舞大賽、非遺剪紙興趣班、歌詠比賽等文體活動,打造文化活動品牌。去年累計舉辦各類文體活動20余場次,惠及群眾超萬人次,充分展示了積玉口鎮廣大群眾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隨著“清潔家園”行動向“精神美”“產業美”延伸,積玉口鎮正探索農文旅融合新路徑。
該鎮立足區位優勢,依托萬畝借糧湖原生態自然風光,積極打造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湖北大風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借糧湖親子研學泛營地項目暨借糧湖文旅項目順利落戶。以3A景區標準構建全域旅游新框架,穩步推進文旅點位開發,探索形成親子研學、康養服務、民宿餐飲等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讓美麗鄉村釋放“美麗經濟”新動能。
從環境蝶變到治理有序,從鄉風文明到產業興旺,積玉口鎮借助農文旅融合,正一步步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該鎮黨委委員嚴躍表示,將持續開展“清潔家園”行動,以環境美促產業興,以鄉風淳助治理優,為鎮域高質量發展扮靚底色。
如今行走在積玉口鎮,但見村在景中、人在畫中,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水鄉園林徐徐展開。

“這邊拆的時候注意一點,不要讓碎石砸到了。”3月18日,在直屬村1組危房拆除現場,該村黨支部書記周中豐邊在現場指揮,邊叮囑群眾注意安全。
自“清潔家園”行動開展以來,各村居紛紛開展環境衛生大比拼,村民自發拆除亂搭違建、清理溝渠、打掃衛生,連70多歲的張奶奶都堅持將垃圾分類投放至收集點。
“現在道路上都干干凈凈,家家戶戶院子寬敞明亮,生活在這里很幸福。”聊起如今村子的環境面貌,直屬村村民陳安春一臉自豪和驕傲:“最讓我滿意的是村里的道路亮化美化后,不僅看著舒服,連帶著鄰里關系都更和睦了,大家一起愛護環境,互相幫忙,像個和諧美好的大家庭。”
在罐頭尖社區,一群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手拿掃帚、鐵鏟,在道路兩側、房前屋后、排水溝渠等處清理垃圾,還進區入戶向廣大居民宣傳環保常識,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中來,增強大家的環境衛生意識。
“環境整治不是干部獨唱戲,要讓群眾當主唱。”罐頭尖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應強指著“門前三包”責任牌介紹。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整治房前屋后衛生,引導居民共同參與,不斷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實現了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干部群眾齊動手、眾人事情大家辦”的轉變。同時,通過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情,營造了家家比干凈、人人爭優秀的良好氛圍。
生態網絡織就新圖景
每天晚飯過后,罐頭尖社區居民彭學梅都會和家人一起到上西荊河濱河公園散步。公園內,鮮花競相綻放,五彩斑斕的花海與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彭學梅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鍛煉身體,甚是愜意。“以前河里雜草叢生,垃圾隨意傾倒,現在垃圾分類放置,并由專人負責清運。垃圾亂丟亂扔的現象沒有了,村民們都自覺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去了。”彭學梅說。
環境整治非一日之功,長效管護才是關鍵。積玉口鎮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扎實做好42條市鎮村三級河湖的環境巡查整治工作,重點清理水面及岸邊白色垃圾、建筑垃圾等。鎮、村兩級河湖長實地查看河岸、河道、河面情況,調配機械、上足人員,對溝渠垃圾、漂浮物、雜草等進行清理打撈,對零散垃圾進行拾撿,累計發現并解決路域環境問題400余個,清理河渠40余公里、水生生物近4萬平方米,河道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實。”該鎮經濟發展辦干事鄒其達介紹。該鎮將民生實事與“清潔家園”行動深度融合:新增的1100個停車位如珍珠點綴集鎮,提檔升級的公廁清爽衛生,智慧化供水管網服務千家萬戶。在借糧湖畔,新落成的漁耕文化園與百年古樹相映成趣,成為研學游熱門打卡地。
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積玉口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市非遺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宋成美正指導居民創作“清潔家園”主題作品,不遠處廣場舞隊伍踩著《龍船調》的韻律翩然起舞。
“這里不僅是健身場所,更是鄉情凝結點,居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新的聯系,分享生活點滴。”該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員王梅介紹。
為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該鎮整合鎮、村文化資源,定期舉辦廣場舞大賽、非遺剪紙興趣班、歌詠比賽等文體活動,打造文化活動品牌。去年累計舉辦各類文體活動20余場次,惠及群眾超萬人次,充分展示了積玉口鎮廣大群眾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隨著“清潔家園”行動向“精神美”“產業美”延伸,積玉口鎮正探索農文旅融合新路徑。
該鎮立足區位優勢,依托萬畝借糧湖原生態自然風光,積極打造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湖北大風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借糧湖親子研學泛營地項目暨借糧湖文旅項目順利落戶。以3A景區標準構建全域旅游新框架,穩步推進文旅點位開發,探索形成親子研學、康養服務、民宿餐飲等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讓美麗鄉村釋放“美麗經濟”新動能。
從環境蝶變到治理有序,從鄉風文明到產業興旺,積玉口鎮借助農文旅融合,正一步步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該鎮黨委委員嚴躍表示,將持續開展“清潔家園”行動,以環境美促產業興,以鄉風淳助治理優,為鎮域高質量發展扮靚底色。
如今行走在積玉口鎮,但見村在景中、人在畫中,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水鄉園林徐徐展開。
2025-03-27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